八公與八婆

初出國時,因學校教學方法之緣,形成依賴電腦之壞習,至今不能改。不過今日與最初相比,上網關注的內容大不同矣。

未出國時已接觸到豆瓣,陸續關注許多賬號,佩服他們文筆細膩、見識廣博。初出國後,因無阻隔之便,愈發喜歡讀各種“網絡文學”。關注愈多,但失望漸生。

最初關注的,只有極少數現在仍然關心,如Proton赵行德。其它先後取消。當中印象較深者,莫如木遥玑衡胡成。印象之深,在於曾經敬慕之切,更在於後來厭惡之極。

對於一個讀書少識字更少的青年來說,這些人似乎真的見多識廣。無論是數理科學,抑或是社會時事,眾人俱各有所長,又能月旦自己未必擅長的話題。時日一久,漸漸發現其實其人所言時有偏見,更多孤芳自賞之語,甚或充斥低俗趣味,不過爾爾,遂惡而遠之。

弊病大致有三。其一,不敢直面問題。有的人縱使身在海外,心無壅塞,自由自在,談論社會問題時,卻往往避重就輕,更熱衷於議論旁枝末節而置尖銳問題不顧,多費口舌。其一,紀實文章或有捏造虛構之處,不誠不實。其一,言語常夾雜粗言穢語,辱沒字紙,令人生厭。如此種種,即便辭藻華麗文筆通暢,但文章空洞無物,讀之何為!


後記:你話我地域歧視又好,識話人唔識話自己又好,都係咁話嘎啦,我都係要講嘎啦,所謂不吐不快也。

Comments